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潜心创研农业科技 助力乡村丰产增收(2)

来源:农村经济与科技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6-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了科技承包合同。2003年,徐淙祥在科技承包的1300亩土地上开始了实验。当年遇到特大洪涝灾害,承包的850亩大豆不但没有减产,反而大幅度增产,平均亩

了科技承包合同。2003年,徐淙祥在科技承包的1300亩土地上开始了实验。当年遇到特大洪涝灾害,承包的850亩大豆不但没有减产,反而大幅度增产,平均亩产达165公斤,高产田块亩产突破260公斤。《人民日报》为此作了《大灾之年创高产》的专题报道。2014年以来在农业部、中组部举办的全国农村带头人学习班上授课,多次在中央七台和省电台宣传农业绿色种植技术。

徐淙祥在长期一线农业试验示范中,从不同角度、不同层面,摸索探讨出四套小麦优质超高产、节本增效栽培技术,即:6法、20项关键技术栽培法、技术规程栽培法和农时季节栽培法,编印成书向农民发放,被村民誉为小麦优质高产、节本增收的法宝。

太和县倪邱镇种粮大户王其贺,2014年三百亩小麦示范田,取得了空前好收成,平均亩产超650公斤,高产田块平均亩产达732.1公斤,他深有体会地说道:“我原来种小麦亩产不足400公斤,2008年应用徐淙祥小麦优质高产6法,小麦品质、产量年年大幅度提高,每斤小麦产出成本还有所下降。真是‘谚语栽培好,优质产量高,多收又多卖,亩增几百块’……”在阜阳市广大农村像王其贺这样应用徐淙祥小麦优质高产6法,小麦生产从产量低、品质差,走上小麦优质高产道路,成为科技示范户的事例很多很多……

科技扶贫成果经验交流向全国推广。2?0月14日,在革命老区江西赣州召开的全国人大第10期代表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”专题学习班上,徐淙祥“乡村振兴抓科技,科技脱贫斩穷根”的经验交流材料与董明珠经验交流材料一块入选代表交流材料汇编,向全国推广。

农民致富带头人

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民徐宗启,是全村有名的特困户,妻子哑巴、残疾,儿子曾因贫困停学,近几年,在徐淙祥代表的帮助指导下,大搞科学种田开办了家庭菜园,农作物产量、品质大幅度提高,收入成倍增长,他深有体会的说“三山六水一分田,科学种田开菜园,种田能打万斤粮,开菜园好比小银行,往后咱一不等,二不靠,三不伸手向上要,跟着代表学种田,致富脱贫就不难”。如今他家由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,提高到现在人均年收入超万元,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,特困户变成了科技示范户,从此走上了致富路,在太和县农村像他这样脱贫致富的事例很多、很多……

目前,徐淙祥根据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要求,领衔成立了“太和县粮食绿色生产联合社,总耕地十万多亩,成员遍布全县乡村,整县推进全县优质粮绿色生产快速高效发展”,因此被聘为安徽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副会长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他领办的农民合作社、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接待现场观摩的各级领导、农业技术人员、种粮大户及农户6000余人次,举办各类技术培训70多场次,培训人员4300余人次,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,示范带动当地农户2000余户,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徐淙祥为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他的成功做法,受到中央及省、市、县主要领导称赞,得到全国及省、市、县农业专家好评。他的劳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。他先后30多次受到国家和省、市、县表彰嘉奖,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种粮大户标兵、全国科技惠农兴村带头人、全国广播电视教育优秀学员、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获得者;全省优秀共产党员、全省农业试验先进个人、安徽省“十大”新闻人物、安徽省“麦王” “阜阳市十大杰出农民”、“中国好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
编辑点评:

风雨坎坷四十年,情系“三农”无怨悔。由于长期过度劳累,超负荷工作,致使他积劳成疾,患高血压、腰肌劳损,老伴也因家务过重,生病去世。但为了大地的丰收,为了让乡亲们致富的步伐迈的更快一些,路子更宽一些,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,他仍然以坚强的意志、顽强的毅力,一如既往地追求着、拼搏着、奉献着……(张兴良)


文章来源:《农村经济与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jjykj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630/343.html



上一篇:GZGC2020219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农村公路项目
下一篇:乡村游欢乐多 夜经济渐复苏

农村经济与科技投稿 | 农村经济与科技编辑部| 农村经济与科技版面费 | 农村经济与科技论文发表 | 农村经济与科技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村经济与科技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